这家湖南常德公司,专门生产高强度紧固件,简言之,主要是针对风电领域客户,提供风电叶片专用“预埋螺套”。
“中国人能造航母飞机,没理由生产不出高端装备上的一个螺栓。”创始人张友君认为,做出来不难,但做精做透需要工匠精神。
11年间,这门看似简单的生意,让小山村走出的“作坊式企业”,成为年产值超10亿元的“世界冠军”,拿下全球细分市场70%的市占率。
以风电领域为例,一台大型风力发电机,要使用到近2万颗紧固件;其中,一个风电叶片与风电主机紧紧相连,光是预埋螺套就要100个左右。
GrandViewResearch的研究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到2023年,全球工业紧固件市场需求将达1200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8500亿元)。
作为核心产品,公司预埋螺套的年收入一度达6.6亿元,占总营收的比例超6成。
“它涵盖了材料科学、金属塑性成型、机械加工工艺、表面防腐处理、不伤害原有设备的检测、机构力学等多个学科领域,在制造以及生产管理环节又涉及自动化与信息化。”
风力发电机365天×24小时不停运转,持续工作约20年,对紧固件材料的强度、防腐要求很高。
风电企业选择供应商很谨慎,从接触到正式合作往往需要2-3年。不过,一旦进入供应商体系,因转换成本比较高,客户黏性高。
根据国家规定,中性能8.8级以上为“高强度紧固件”。飞沃生产的紧固件强度中,螺套产品强度等级主要为10级,螺栓产品主要为10.9级,部分达到12.9级,新产品方向包括14.9级超高强度螺栓等。
例如,飞沃产品疲劳寿命一般位于100万-200万次之间,部分产品可达250万次,“高于同行业厂商,能够应对更恶劣的工况”。
去年,飞沃营收13.4亿元。光是预埋螺套和整机螺栓,就卖出超1000万只。其中,预埋螺套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%。
张友君1976年生于湖南常德的农村家庭,高考落榜后,他摆过地摊、卖过菜,做过摩的司机、厨师。
1999年,张友君成为“深漂”,7年时间从一名外企销售做到跨国公司采购经理。工作中他发现,各国生产的简单零部件质量、技术差别巨大,导致不少产品依赖进口。
2007年,张首次创业做的是机械制造,落户上海,这便是飞沃的前身“泛沃”。
他将企业扎根在桃源县马鬃岭镇,一个距离市区40公里的小山村,最初只有一间不到200平米的厂房和不足50名员工。
吃得苦、霸得蛮,张友君身处偏隅却立下目标,“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叶片预埋螺套生产基地”。
当地政府支持下,2014年,飞沃拿到第一笔100万元科技贷款,而后得到政府下属财鑫金控集团等的多笔担保贷款支持,8年累计8000万元。
天眼查显示,成立至今,公司完成五轮融资,投资机构包括达晨创投、湖南省国资委下属兴湘集团等。
截至IPO前,张友君合计持有公司36.54%的股权,为飞沃控制股权的人、实控人。
据BloombergNEF统计,2022年全球风电装机厂商中,金风科技、维斯塔斯、通用电气和远景能源居前四,西门子歌美飒、明阳智能并列第五。
从小山村到国际大舞台,张友君的螺丝钉销往西班牙、印度、波兰、美国等,报告期内,公司境外年收入近1.4个亿。
招股书中将其归咎于装机需求回落、风电行业退补、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,公司基本的产品单价下降,叠加主要原材料钢材市场价格急速上涨。
这导致2021年,公司主要营业业务毛利率仅为19.62%,同比跌去10.2个百分点。
具体来看,核心产品预埋螺套的毛利率下降至30%左右,其市场占有率也明显下滑,由2020年的72.95%跌至57.61%。
张友君引入DBS精益管理方法,通过单件流、拉动式生产、精益采购等,提高周转,降低成本;
智能化工厂改造方面,团队自主开发了热挤压成型智能控制、智能深孔钻削、数控自动化车削、自动检验测试等技术;搭建起飞沃信息化管理平台,涵盖生产产能数据、质量管理、设备管理、成本管理等环节。
例如,针对螺套产品数控车外圆弧工序,匹配人工和机器的节拍,使单人可操作设备由1台提升到2-3台,单位人工产出提高一倍以上。
风电之外,张友君带队进入工程机械、轨道交通、航空航天、汽车、石油等领域。
不过还在培育阶段,收入规模较小,2022年为848.7万元,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到1%。
据悉,IPO募集资金将投入1.17亿元建设非风电高强度紧固件生产线建设项目。项目投产后,预计年产不一样的规格高强度螺栓超2.6万吨。
“为中国做好一颗螺丝钉”,张友君的目标是追赶全球“紧固件之王”伍尔特,后者2022财年的销售额已达199.5亿欧元。
以“Finework(精品)”为名,隐形冠军一路狂奔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