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中心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产品中心 > 自攻螺套

B 站更新:把抖音当做方法

时间: 2024-01-29 作者: 自攻螺套
产品详情

  互联网行业对 B 站形成了两个共识:第一,B 站用户商业化价值低;第二,贴片广告能救 B 站。第一个共识中,B 站被划到豆瓣和知乎一边,用后两个社区的现状给 B 站的商业化能力封顶。第二个共识透露出对 B 站成为中国版 YouTube 的期待,似乎与这一目标只差贴片广告。

  这些讨论的背景是B 站长期过山车式亏损,作为「后浪」汇聚的社区未能兑现被期待的价值。「UP 主停更潮」话题又加速了外界信心撤离,B 站因此受到比亏损高峰期更多的拷问。

  事实上,B站并非是一个躺平的 B 站,甚至在普遍不被看好的内容赛道上表现出一种内卷。「变味儿」的 B 站变在了哪里?亏损也不做贴片广告,B 站是否有在把天花板上限推高?

  对于用户规模和社区生态,B站 CEO 陈睿认为「越好越大,越大越好」,如今 B 站是慢慢的变大了。

  B站平均日活跃用户(DAU)已经来到 1.03 亿,平均月活跃用户(MAU)3.41 亿,用户日均时长也随之来到 100 分钟。强劲的用户增长带动日均视频播放量迈过短暂徘徊的 41 亿门槛,一举达到 47 亿。

  MAU长期维持在 3.5 亿以下,意味着 B 站接近了年轻网民规模的上限。根据《第 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截至 2023 年 6 月,我国网民规模达 10.79 亿人,其中 10 岁到 39 岁用户占比 48.7%。

  这既不是上市前少数人「为爱发电」的B 站,也不再是上市后短暂出现的后浪奔涌的 B 站。成为大多数人的 B 站后,之前的社区氛围也被拉平,出现很多老用户所说的「变味儿」。电厂观察到,B 站社区氛围的拉平不同于社区文化冲淡,而是 B 站早期文化被更多人接受并放大后失去了自身特点。

  以鬼畜为例,鬼畜文化诞生在B 站早期,有用户评论,「B 站一半是鬼畜,另一半是鬼畜的素材」。原教旨的鬼畜视频充满了「精神污染」,让人本能上没有办法接受,但看起来又莫名其妙上瘾。鬼畜区没落,原因不在于鬼畜视频没人看了,而是看的人变多了。

  B站知名鬼畜区 UP 主 @老红云 Tobias 在《直立行走》播客中提到,现在 B 站的鬼畜视频只是一种创作形式,鬼畜区跟音乐区、舞蹈区已无本质区别。

  现在 B 站鬼畜视频播放量有增无减,但一支鬼畜视频火起来,很可能是因为视频中出现了某些明星或者游戏段落,引起外部流量涌入。这部分用户消费的,很难说是鬼畜这种视频形式,还是内容中的 IP,更不用说只存在于老用户共同想象中的「鬼畜文化」。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B 站的鬼畜没有在流量冲击中消失,而是塌缩成了一个符号。

  鬼畜区是B 站变化的一个缩影,同样塌缩成符号的就是 B 站本身。绝大多数用户知道「一键三连」来自 B 站,在电厂抽查的用户当中,只有 15% 的用户知道「一键三连」的操作方法。

  如果把强调B 站的小众文化看作是一种「」,就会忽略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的细微变化。

  B站一直以来被作为中长视频平台,并以此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社区氛围。根据 B 站公开的数据,截至今年一季度末,由专业用户生产的中长视频(PUGC)约占 B 站整体播放量的 70%,短视频只占 20%。

  根据DAU、用户日均时长和日均视频播放量三个指标,可以计算出用户在 B 站观看一支视频的平均时长。B 站的这一数字一直在 3 分钟左右,2021 年第三季度破 3 后一路下降,今年第三季度,这一数字仅剩 2.19 分钟。

  视频平均播放时长反应的是用户在B 站的观看习惯,2 分钟在今天很难说是长还是短。

  对比被称作内容新风口的微短剧,时长通常被定义为1 分半以上。根据 3 月份发布的《2023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》,截至 2022 年 12 月,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 10.12 亿,超过一半的短视频用户看过 3 分钟以内的微短剧、微综艺、泡面番。

  随便打开抖音上推荐的微短剧,单集时长都超过了4 分钟,这中间还包括 9 亿播放量的剧集。超高的播放量也往往会决定着一个较高的完播率。

  今年2 月份,TikTok 引导用户发布 1 分钟以上的视频。11 月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用户在 TikTok 上超过一半的时间给了1 分钟以上的内容。

  数据透露出一些变化,从用户观看行为的角度,中长视频平台和短视频平台的界限逐渐模糊。以PUGC 中长视频为主导的 B 站已无大家想象的那么长。另一方面,主要内容时长 15 秒的短视频平台其实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短。

  除了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的前车之鉴,一直强调不加贴片广告的原因可能正与此有关。

  今年三季度,B站 DAU 占 MAU 比值终于突破 27% 的关卡,增长到 30%,说明 B 站用户黏性一直在走高。但2 分钟的平均播放时长也代表着站内优秀品质的内容供应不足。一位数码区的资讯 UP 主向电厂分享,「数码区的氛围跟以前的贴吧很像,头部之外也会有很多有用的东西,但你记不住 UP 主,因为有很多新人在分享,有的话题和机器(手机型号)会一直有量(流量)。」

  也有头部的MCN 机构公开分享旗下头部账号在 B 站涨粉的「成功经验」,涨粉的秘密被总结为把流量高的内容再做一遍。

  一种吊诡的情况出现了。高日活和高黏性大幅度的提高了B 站视频的播放量,流量向腰尾部倾斜后,尤其是 Story Mode(竖屏短视频)模式上线后,参与分成的 UP 主基数变大,创作者激励成本整体被拉高的同时,UP 主的收入被摊薄了。

  素人UP 主如愿成为职业 UP 主的道路有没有变简单,我们没办法判断,但类似 YouTube 的创作者生态基础没有在B 站出现,B 站的商业化步伐在探索中被拖慢了。2022 年,B 站多次调整创作者激励规则,UP 主收入大幅度减少。2023 年则出现了热议的「B 站 UP 主停更潮」。

  从产品形式看,B站是区别于短视频的社区。但从用户基础和行为来看,B 站是整个短视频大生态当中的小生态。短视频直播已经被证明是商业化和内容消费效率上的唯一最优解,用户的视频的平均时长变短后, B 站反而找到了方法。

  2020年底,B 站内测 Story Mode 模式,模式上线后显著激发了 B 站日活,去年三季度,该模式的播放增长一度达到 473%。DAU 占 MAU 比值相应抬升并给出正反馈,今年三季度,B 站每个 DAU 消耗的视频数量约 50 个,这显然是中长视频模式不能够达到的。而与此同时,B 站的市场支出费用大幅压缩,代表着 B 站找到了靠内容增长的感觉。

  激活的日活用户已经流向B 站的商业化场景,今年三季度,B 站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21%,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7%;B 站净亏损收窄 22%,毛利率连续五个季度提升,并实现了正向经营现金流,距离扭亏为盈又近了一步。

  另一方面,逐渐短视频化的B 站并不是特别需要完全成为短视频。B 站给出的思路是:通过平台的力量干预,让流量流向中长视频和站内的商业化场景。

  今年6 月 26 日,B 站 CEO 陈睿在 B 站 14 周年庆晚会上宣布,将把 B 站视频前台显示的播放量数据从次数改为分钟数。陈睿表示,修改播放分钟数为主要外显数据,将进一步凸显优质视频的优势,无论是流行热门的内容还是垂直的内容,甚至是小众内容,只要质量做得好,播放分钟数都能体现出来。

  与播放次数相比,播放分钟数的大小更能代表用户对内容质量的认可程度。虽然优质的内容不分长短,但B 站的需求和 PUGC 的制作成本决定了,优质的内容更集中在中长视频这一端。用户会被吸睛的标题与封面误导,推荐算法会自然地向短视频倾斜,但播放分钟数为全站的流量,更重要的是为 Story Mode 激活的流量指明了流向,有利于提高中长视频传播度。

  根据B 站头部 UP 主影视飓风的测算,按照播放分钟数重新排序投稿视频,以往投入心血较高的测评类节目排名都要显著提升。在视频质量差不多的前提下,时长偏短的视频排名会大幅度地下跌。短视频在长视频面前,彻底失去了竞争力。

  「一键三连」、「Bilibili 干杯」等标签帮助 B 站在从 0 到 1,从 1 到 100 的过程中破圈。在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趋同,平台界限模糊之后,「播放分钟数」更有可能成为新增长阶段的标签,帮助越来越像短视频平台的 B 站继续区隔定位。它也维持着 B 站和 UP 主们适度的「为爱发电」关系,稳定培育优秀品质的内容的生态和口碑。

  对于仍在探索稳定的商业化生态的B 站来说,这种改变不只是 B 站和 UP 主的关系,也关系到甲方的品牌和广告主。对于甲方来说,在 B 站投入产出比的计算需要在新的指标上衡量,改动实则增加了认知成本。虽然后台仍然会有播放量数据,但播放分钟数的改变可能会引发算法推送的权重,这对整个生态的影响巨大。甲方的合作名单甚至合作方式也可能必须调整。

  电厂统计,网络上关于这次改版的讨论集中在6 月份和 8 月份,一度有传闻称新功能会在 9 月份上线。如今,改版仍在推迟当中。不过,很多坚持中长视频的创作者仍然期待着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

上一篇: 深圳紧固件展华南区域首个面积超2万㎡的紧固件全工业链展!

下一篇: 借嘴说话、做实平台、细化打法都市快报助力杭州国际传播的几种路径